您好,歡迎進入华体会app全站網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华体会app官方登录 >> 兒童座椅翻轉試驗方案及其優化
兒童座椅翻轉試驗方案及其優化
瀏覽次數:1152發布日期:2022-06-15

摘要:通過各類傳(chuan) 感器、執行元件的合理選型和應用,設計構建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測試設備, 形成對相關(guan) 產(chan) 品抗翻轉性能進行檢驗的能力。研究解讀ECE R44和我國國家標準GB 27887-2011對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規定的差異,從(cong) 功能設計等方麵提供可適應ECE R44*檢測需求的試驗實施方案,可滿足基於(yu) 技術標準實施檢驗的要求,並提供了試驗座椅90°自動旋轉方案,通過拉力傳(chuan) 感器和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的選用,闡述了兩(liang) 類加載裝置的實現方法和力值測試方法。

關(guan) 鍵詞: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拉力傳(chuan) 感器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測試

一、前言

汽車兒(er) 童座椅作為(wei) 國家機動車輛當前大量安裝、使用的強製性檢驗產(chan) 品,其翻轉試驗用於(yu) 評價(jia) 動態條件下的座椅整體(ti) 對兒(er) 童乘員的約束能力,是重要的性能測試環節。作為(wei) 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實現裝置,兒(er) 童約束係統翻轉試驗台是一種專(zhuan) 門用於(yu) 檢測汽車兒(er) 童座椅抗翻轉性能的機電一體(ti) 化裝置。此類設備通常應包括試驗座椅、設備基座、翻轉執行機構、試驗座椅轉向機構和控製係統等。

目前,國內(nei) 已獲資質授權的汽車及零部件檢測實驗室對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實施方案的規定雖均滿足技術標準相關(guan) 要求,但在細化落實方麵存在某些不一致之處。部分實驗室使用的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裝置翻轉動作實現方法、試驗座椅換向方法、監測方法等尚不完善,直接或間接對設備檢測精度、可靠性等指標產(chan) 生不利影響。例如,翻轉執行機構常釆用三相異步電機、減速機、變頻器等匹配實現, 以開環控製居多,難於(yu) 精確定位,速度精度不高,裝置整體(ti) 體(ti) 積較大。卷收器安裝板設計過於(yu) 簡單,調節位置和角度略顯困難,不便於(yu) 不同規格卷收器的安裝。兒(er) 童座椅安裝方式單一,有的隻能使用安全帶作為(wei) 幾童座椅固定方式,忽略了釆用ISOFIX接口的兒(er) 童約束係統。試驗座椅轉向機構設計不合理,國內(nei) 部分實驗室的此類設備體(ti) 積龐大、結構複雜、功能繁多,但操作不便捷,且試驗座椅 90°轉向嚴(yan) 重依賴人力,定位不精準,不停機狀態下無法自動旋轉換向,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世界上有關(guan) 兒(er) 童座椅的技術標準差異較大,國內(nei) 多數此類裝置未釆用模塊化設計理念,使得裝置後期改造、調整或者升級較為(wei) 困難,如對美國FMVSS213、加拿大CMVSS 213等相關(guan) 標準的適應性差。待檢樣品批量大時,工作效率較低。另外,行業(ye) 實驗室內(nei) 部使用尚可,不便於(yu) 技術推廣和設備轉讓。綜上所述,亟需一類精度較高、安全可靠、操作便捷、對人力依賴小的試驗設備。有鑒於(yu) 此, 開發了一種自動換向型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設備,作為(wei) 翻轉試驗方法的實現裝置,已獲授權國家發明 ⑴。該設備可作為(wei) 實驗室在用的同類設備的替代產(chan) 品,能夠同時滿足ECER44、ECE R129和 GB 27887-2011的相關(guan) 要求。

國內(nei) 外相關(guan) 技術標準隻有ECE R44涉及力值加載的要求⑵,即在假人隨試驗座椅翻轉至540°位置時,以4倍假人重量的力值施加於(yu) 假人。設備引入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用於(yu) 加載力值判定;而在用設備釆用安裝有拉力傳(chuan) 感器的加載機構進行加載力值的產(chan) 生和判定。由於(yu) 設備采用織帶 張力傳(chuan) 感器進行力值判定,故力值加載機構的結構形式和實現方式可以非常靈活,例如釆用雖碼方式、拉力機配合導向環方式、手動加載方式等,可極大簡化設備結構,使得設備更趨小型化。在用設備安裝有專(zhuan) 用的絲(si) 杠加載機構,導致設備整機占用更大空間,結構略顯複雜,不易實驗室內(nei) 搬運、轉移。

二、技術要求

1.標準要求

依據ECE R44條款7.1.3和8.1.2 “翻轉”的要求規定口:將約束有兒(er) 童假人的兒(er) 童座椅安裝在試驗座椅上,整個(ge) 座椅繞著座椅縱向中心平麵內(nei) 的水平軸線,以2°/秒〜5°/秒的速度旋轉 540° ±5° ,在假人身上向下施加4倍假人重量的力值並保持30秒後測量假人下降的位移量。複原至初始位置後,反方向重複該試驗(如有必要,假人仍處於(yu) 初始位置)。繞著位於(yu) 水平麵內(nei) 的且與(yu) 上兩(liang) 個(ge) 試驗中旋轉軸垂直的軸旋轉,再重複進行兩(liang) 個(ge) 方向的翻轉試驗。以上試驗均使用試驗樣品所 屬組別中的最小和最大的兩(liang) 個(ge) 兒(er) 童假人。要求試驗過程中兒(er) 童假人不從(cong) 兒(er) 童座椅樣品中掉出來,且當試驗座椅處於(yu) 翻轉的位置時,沿著垂直於(yu) 座椅的方向,假人的頭部從(cong) 它的原始位置產(chan) 生的位移應不超過300mm。

另外,在GB 27887-2011、ECE R129等其他技術標準中,隻有翻轉的相關(guan) 要求,未要求施加載荷。設備如能實現ECER44的翻轉試驗方法,則必然具備對應的其他技術標準的相關(guan) 試驗能力。

2.其他要求及實現

人因工程學是一門涉及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作業(ye) 能力、認知能力、行為(wei) 方式等方麵的學科,側(ce) 重於(yu) 研究人、機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其研究目的就是如何達到安全、健康、舒適和工作效率的優(you) 化。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設備作為(wei) 一種機械產(chan) 品,其設計過程應適度考慮人因工程學因素。該設備研發過程充分參考了國家標準GB/T 10000-88中國成年人人體(ti) 尺寸,使得該設備操作部位的高度、設備短軸方向進深等數值較適宜於(yu) 中國普通成年人的操作。同時,通過調整伺服電機動態剛度參數、匹配減速機等措施,使設備整體(ti) 噪聲不明顯。

CNAL-CL01: 2018(ISO-IEC17025:2017)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認可準則規定【3】,實驗室應 具有正確開展實驗室活動所需可影響結果的設備。用於(yu) 測量的設備應能達到要求的準確度和(或)測量不確定度,以提供有效結果。方案中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設備采用伺服電機匹配高精度編碼器, 可實現翻轉動作的精確控製;電磁鐵、磁力表座、電磁鐵吸合板、磁力表座吸合板與(yu) 各自的安裝部 件均設置成可增加墊片調整空間位置的模式,同時輔以機械結構定位加以約束,可實現試驗座椅換向90°優(you) 化方案及在用設備的力值測試釆用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拉力傳(chuan) 感器,均為(wei) 成熟的傳(chuan) 感器產(chan) 品, 應用工況適宜。

三、現有方案分析

在用設備實物圖如圖1所示,翻轉動作依靠三相異步電機的動力輸出,力值加載通過升降絲(si) 杠實現。約束於(yu) 兒(er) 童假人上的約束裝置與(yu) 拉力傳(chuan) 感器連接,在升降機構上升時,約束裝置被加載,達到規定值時,拉力傳(chuan) 感器可識別,並反饋信號至上位機,上位機發出指令使升降機構停止動作。在設備底部安裝有作為(wei) 升降動力的電機。因設備整機重量很大,一旦升降機構出現問題,很難從(cong) 設備底部進行維護或維修。因此,設備的方案不采用升降機構作為(wei) 力值加載的方式,可以極大簡化並結合實驗室條件靈活釆用加載方式。拉力傳(chuan) 感器實物見圖2。

 

圖片
圖1 在用設備實物圖

 

圖片

 

圖2 拉力傳感器實物圖

 

如圖3、4所示,分別是兒(er) 童假人處於(yu) 橫軸初始位置、繞橫軸翻轉540°位置以及縱軸初始位置、繞縱軸翻轉540°位置。由橫軸切換至縱軸時,需要停機換向,如傳(chuan) 動間隙過大,則需手動安裝固定塊對試驗座椅加以定位。優(you) 化後的90°自動旋轉方案以設備機械結構保證定位,定位精度可優(you) 化至不高於(yu) ±0.05°,在用方案如不安裝固定塊進行定位,定位精度為(wei) ±5°,加裝固定塊後可優(you) 化至不高於(yu) ±1°,但壘實施過程會(hui) 相對複雜很多。故優(you) 化方案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均高於(yu) 原方案。

 

圖片
圖3.兒童假人處於橫軸初始位置及繞橫軸翻轉540。位置實物圖

 

圖片

 

圖4.兒童假人處於縱軸初始位置及繞縱軸翻轉540。位置實物圖

 

四、試驗方法實現及設備整體(ti) 優(you) 化方案構建

汽車兒(er) 童座椅的翻轉試驗,涉及幾童座椅的安裝、兒(er) 童假人的約束、試驗座椅翻轉動作實現、試驗座椅90°換向、兒(er) 童假人頭部位移測量等環節。不同的過程均對應不同的子係統或監測儀(yi) 器,

並由其實現作為(wei) 技術方案中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台的兩(liang) 大核心子係統,翻轉執行機構用於(yu) 實現翻轉動作的實施和精確調節,實現了閉環控製;試驗座椅自動換向機構用於(yu) 實現翻轉過程中無人力介入的情況下,安全、便捷、自動地實現試驗 座椅的90°轉向。其他子係統和輔件等,作為(wei) 設備整機*的部分,也視實際需要進行了相應設計。

設備機械部分三維圖及其二維主視圖分別如圖5、圖6 所示:

 

圖片
圖5.優化方案中設備機械部分三維圖

 

圖片

 

1-試驗座椅靠背2-試驗座椅坐墊3-座椅架4-轉接架5-小聯軸器6-編碼器7-設備基座8- 動力基座9-光源10-光敏開關和繼電器模組11-電磁鐵12-彈簧13-電磁鐵吸合板14-磁力表 座吸合板15-磁力表座16-24VDC可充電電源17-承載座18-動力基座19-伺服電機20-減速機 21-大聯軸器22-軸承座23-旋轉軸24-轉動臂
圖6.優化方案中設備機械部分二維主視圖

 

五、優(you) 化方案中的設備構成及試驗流程

1.機械部分構成

方案中的兒(er) 童座椅自動換向翻轉試驗設備,包括試驗座椅、轉接架、設備基座、動力基座、翻轉執行機構、試驗座椅自動轉向機構、控製係統和人機界麵等部分。試驗座椅包括座椅架、坐墊、靠背、ISOFIX下固定點、安全帶固定點,其中座椅架由鋼質方管焊接而成,其上安裝有安全帶上固定點、卷收器安裝固定點、安全帶下固定點、ISOFIX下固定點、坐墊、靠背。所用坐墊和靠背均由滿足技術標準要求的聚氨酯泡沫、防曬布和鋁底板構成。上述各類固定點均由螺栓聯接安裝於(yu) 座椅架上。

翻轉執行機構主要包括伺服電機、減速機、聯軸器、軸承座、旋轉軸、轉動臂、編碼器及其安裝座,其中伺服電機直接和減速機連接匹配,減速機安裝於(yu) 動力基座上,並通過聯軸器和旋轉軸連接, 帶動旋轉軸轉動,旋轉軸的轉動傳(chuan) 輸至轉動臂,並由轉動臂帶動承載座實現翻轉動作,編碼器通過聯軸器和一側(ce) 旋轉軸連接,主要釆集轉動的速度信息,並將速度信息反饋至PLC。

試驗座椅自動轉向機構,由轉動基座、彈簧、磁力表座及其安裝座、電磁鐵及其安裝座、磁力表座吸合板、電磁鐵吸合板、24VDC可充電電源、光敏開關(guan) 和繼電器模組、光源及電路輔件、安裝 輔件等部分組成,用於(yu) 實現試驗座椅不借助人力,自動旋轉90°的動作。

設備控製係統和人機界麵包括可編程邏輯控製器(PLC )、伺服驅動器、光電開關(guan) 、各類按鈕、導線、觸摸屏以及其他電氣元件。除觸摸屏和按鈕安裝於(yu) 控製櫃上麵板外,其餘(yu) 元器件均安裝於(yu) 控製木巨內(nei) 部。

結構整體(ti) 布局簡潔、緊湊。

加載力值的測量裝置為(wei) 一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不單獨安裝於(yu) 設備,隻在試驗時安裝於(yu) 假人約束裝 置上的織帶上,所測織帶張力即加載力值。

2.試驗座椅自動轉向機構控製方案

當試驗座椅縱向中心平麵平行於(yu) 設備長軸方向且垂直於(yu) 水平麵時,通過PLC控製光源使其保持 熄滅狀態,光敏開關(guan) 模組處於(yu) 通路狀態,通過繼電器模組,電磁鐵通電,電磁鐵吸合板和電磁鐵吸合,試驗座椅被約束住而不能隨意轉動,試驗座椅在初始狀態下開始翻轉360°,然後再反向翻轉 360°,回到初始位置,保持2 ~ 5秒(時間任意可設,但應大於(yu) 光敏電阻的響應時間。對於(yu) 響應時 間短於(yu) 2秒的光敏電阻,保持時間可低於(yu) 2秒。該段時間內(nei) ,通過PLC內(nei) 設程序控製光源使其 處於(yu) 點亮狀態,照射到光敏電阻上的光線使得光敏開關(guan) 模組處於(yu) 斷路狀態,通過繼電器模組,電磁鐵斷電,在彈簧力作用下,電磁鐵吸合板和電磁鐵脫開,實現旋轉90°動作,然後磁力表座吸合板與(yu) 磁力表座吸合,試驗座椅被約束無法再自由旋轉,完成自動轉向。試驗完成後,如需試驗座椅恢 複至原位置,可旋轉磁力表座旋鈕開關(guan) ,使磁性吸合力被阻斷,扳動試驗座椅回複原位即可。

其中,電磁鐵通電後,電磁鐵吸合板一旦與(yu) 電磁鐵接觸,吸合力引起的吸合扭矩足以抵抗彈簧拉力引起的回複扭矩,而使得試驗座椅可以被牢固約束磁力表座旋鈕旋至磁性吸合力未阻斷狀態時, 磁力表座吸合板一旦與(yu) 磁力表座吸合,吸合力足以牢固約束試驗座椅不致晃動。

椅自動轉向機構控製電路如圖7所示。

 

圖片
圖7.試驗座椅90。自動轉向控製電路圖

 

3.加載力值測試方案

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實物如圖8所示,設備所用該型傳(chuan) 感器線纜定義(yi) 如圖9所示。傳(chuan) 感器信號線可以直接接數據釆集卡或者PLC的模擬量端口,以獲取織帶張力信號。實測過程中,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 的夾持棒中穿過織帶,織帶張力的變化對夾持棒造成不同程度的彈性形變,該形變引起的電信號變 化量經過標定等處理後即可得到張力實測值。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實測過程如圖10所示。

 

圖片
圖8.織帶張力傳感器實物圖

 

圖片

 

圖9.織帶張力傳感器線纜定義

 

圖片

 

圖10.織帶張力傳感器實測過程安裝圖

 

設備開機前,試驗座椅、假人等均確保處於(yu) 初始狀態。用於(yu) 翻轉動作的220VAC動力電斷開,接通圖7所示控製電路所有開關(guan) 。光敏開關(guan) 模組在光線未照射前處於(yu) 通路狀態,主回路接通,繼電器通電,副回路接通,電磁鐵通電。首先將磁力表座旋鈕旋至磁力阻斷位置,再逆時針扳轉試驗座椅至電磁鐵吸合板與(yu) 電磁鐵吸合。因動力電仍處於(yu) 斷開狀態,故操作人員處於(yu) 安全狀態。且由於(yu) 試 驗座椅的結構特征,扳轉的力臂較大,故所需的扳轉力不大,對於(yu) 操作者而言十分省力。扳轉完成後,磁力表座旋鈕旋至磁力未阻斷位置。然後接通用於(yu) 翻轉動作的220VAC動力電,設備開機,按照PLC程序設定,翻轉執行機構開始執行既定翻轉動作,此時光源處於(yu) 熄滅狀態。試驗座椅換向前的翻轉動作及加載過程完成後,試驗座椅回到動力電接通而未開始翻轉的狀態,按照程序設定,自動保持2 ~ 5秒(時間任意可設,但應大於(yu) 光敏電阻的響應時間)。

與(yu) 此同時,按照PLC的程序設定,光源點亮,並照射到光敏開關(guan) 模組,光敏開關(guan) 模組失電斷開 控製電路的主回路,繼而繼電器作用,使得副回路斷電,電磁鐵失電而失去磁力。在彈簧拉力產(chan) 生 的扭矩作用下,試驗座椅順時針旋轉90。至磁力表座吸合板與(yu) 磁力表座吸合,完成90°換向動作。按照PLC程序設定,翻轉執行機構繼續執行翻轉動作直至試驗完成。

六、結論

兒(er) 童座椅翻轉試驗是對實車傾(qing) 翻狀態下兒(er) 童傷(shang) 害值的模擬,在各國的兒(er) 童座椅技術標準中均有 規定。兒(er) 童座椅抗翻轉性能的評價(jia) 在硬件上嚴(yan) 格依賴於(yu) 檢測設備。在用設備可滿足我國國家標準、 ECER44、ECE R129等對試驗方法的實施要求,但是設備檢驗效率相對較低、重量和體(ti) 積偏大、後 續難以根據標準修訂進行升級等。

通過設計試驗座椅90°自動換向裝置,設備具有定位更精準等特點,且旋轉過程為(wei) 自動實現, 該裝置進行了模塊化配置,各零部件均易於(yu) 替換。同時,如該裝置岀現故障,修複前可采用手動換 向的方式,能夠避免情況下對檢驗工作的影響。

拉力傳(chuan) 感器及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均用於(yu) 測試力值,但作為(wei) 不同種類的兩(liang) 種傳(chuan) 感器,其應用對加載 裝置甚至整機的結構設計具有較大影響,應根據場地、預算、測試要求等因素綜合考慮、合理選型。通過引入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優(you) 化方案拓展了載荷加載方式,規避了專(zhuan) 用加載機構的設計,對於(yu) 設備 小型化、設備轉場、使用維護、不同技術標準的適應性等更為(wei) 有利。盡管織帶張力傳(chuan) 感器比拉力傳(chuan) 感器價(jia) 格昂貴,但是使用該型傳(chuan) 感器的上述優(you) 勢足以彌補其成本上的略微不足。

故優(you) 化方案在試驗座椅自動換向、力值加載等方麵均優(you) 於(yu) 在用方案,具有更優(you) 良的定位精度和 可靠性,試驗過程在合規的基礎上得以簡化,可顯著提高檢驗效率。

此外,兒(er) 童座椅技術標準的更新較快,各國標準的規定都不盡相同,國內(nei) 對標準的修訂則略顯 遲滯,建議加強對國外相關(guan) 技術標準和法規發展趨勢的跟蹤,結合產(chan) 品研發動態,在標準的製修訂 上與(yu) 業(ye) 界加強溝通,實現各國技術標準的互聯互通,踐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我國 兒(er) 童座椅產(chan) 品“走出去“ 

作者 | 魏哲 董博凡 薑濤 張存 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