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座椅安全帶固定點強度試驗(EC14)解析--华体会官方冠名狼堡科技
固定點強度的校核是汽車座椅強度驗證中優(you) 先級非常高的項目。本文以《GB14167-2013 汽車安全帶安裝固定點、ISOFIX固定點係統及上拉帶固定點》(EC14中文版)為(wei) 基礎,介紹安全帶固定點強度的測試方法和評價(jia) 基準。
用13.5kN的力,沿著水平向上10°朝正前方向,分別拉肩部和腰部安全帶。同時用20倍座椅重力的力,水平朝正拉座椅。座椅至少能保持200ms,下有效固定的距離和上有效固定點位移應滿足法規對布置的要求。
1 適用對象
本文僅(jin) 涉及總質量不大於(yu) 2.5t的M1類車的三點式安全帶固定點的強度測試。
2 試驗設備
安全帶固定點強度試驗一般有專(zhuan) 門的測試平台。該平台主要由台架、橫梁、液壓站、電液伺服缸、移動裝置、數據采集處理係統等組成。
3 座椅準備
將座椅固定到車身框架或者整車上,車身的固定不得影響安全帶固定點強度,建議將構架固定在接近車輪軸線或懸架連接點的支承物上。
關(guan) 於(yu) 座椅調整,法規要求座椅應在對於(yu) 強度最為(wei) 不利的使用位置,常見的位置有最後zui低和最前最高這兩(liang) 個(ge) 位置(Homework, Why?)。靠背調整到設計位置。頭枕調整到最高使用位置。
4 工裝準備
測試載荷並不是直接加載到固定點上,而是用液壓缸拉兩(liang) 個(ge) 剛性人體(ti) 模塊,再通過套在模塊上的安全帶將載荷傳(chuan) 遞到固定點上。
如果座椅上布置有安全帶固定點,則還應在座椅上增加20倍自身重力的載荷。
5 加載方法
人體(ti) 模塊加載
20倍重力加載
製造商在固定點結構設計時,往往會(hui) 在國標的基礎上加10%、20%甚至55%的餘(yu) 量,因此最大載荷也可能達到110%-155%。
6 評價(jia) 基準
1. 最大載荷能保持200ms以上,允許固定點周圍區域有變形,包括部分斷裂、或產(chan) 生裂紋;
2. 試驗過程中下有效固定點之間的距離和上有效固定點的位移需要滿足下圖要求;
3. 卸載後保證所有座位上的乘員手動操作位移裝置和鎖止裝置即可撤離車輛;(比如座椅靠背仍可以往前調節)
這個(ge) 試驗的難點主要有兩(liang) 個(ge) 方麵:
另外一個(ge) 就是當上有效固定點在座椅上時(前排比較少,多出現在後排中間位置),座椅骨架的主要框架需要有足夠的強度以抵抗前傾(qing) 的變形,保證上固定點位移位移量不會(hui) 超出範圍。與(yu) 此同時還要兼顧座椅與(yu) 車身的連接件強度極限,以及車身地板的承受能力。
至於(yu) 下固定點位距離,由於(yu) 骨盆模塊本身寬度就有406mm,一般不會(hui) 出問題。
华体会app全站